《恋爱传播学第二部》里 Khai 的车站等待,比告白更戳具体的人吧?
日期:2025-11-10 17:33
酒吧里 Third 推开陌生人时的决绝,我记了好久。
就是那种对方手刚碰到胳膊,他没回头,直接侧身避开,指尖还在杯沿上顿了一下,然后转向吧台重新点单,全程没看那人一眼。《恋爱传播学第二部》讲了这样一个电影学院传播系、暗恋好友三年的编剧 Third,和同组音效担当、换女友如换衣服的 Khai,从朋友到决裂再到重新靠近的故事。
他们本来和摄影 Thu、剪辑 Bon 组了个四人小队,一起拍微电影、赶作业,算得上传播学院最合拍的搭档,Third 写的剧本总少不了 Khai 帮忙做的音效,而 Khai 每次失恋,也都是 Third 陪着在操场坐一夜。Third 一开始就知道这份感情没结果,他只是想守着这份朋友关系,守着四人组一起创作的日子,从来没敢想过要改变 Khai 的性子。变故是从 Khai 无意间发现 Third 的暗恋日记开始的。这本小说里写得很细,Khai 不是立刻回应,反而怕失去朋友,故意策划了一堆事情想让 Third 死心。
他带新女友出现在 Third 面前,故意在讨论剧本时对 Third 的想法冷嘲热讽,甚至在四人聚餐时假装没看见 Third 递过来的纸巾。Third 没闹,只是慢慢退出了他们的小团体,作业自己交,微电影也找了新的搭档。直到有次酒吧聚会,Khai 被一个女生主动吻了,Third 刚好撞见,那次他没像以前一样默默走开,而是站在原地看了几秒,然后转身就走,Khai 追出去喊他名字,他也没回头。这之后 Khai 才真的慌了。他开始翻 Third 以前写的剧本,发现里面所有男主角的名字缩写都是 K,才意识到自己早就习惯了 Third 的存在。他去 Third 常去的自习室等,去以前一起拍外景的场地找,最让我印象深的是电影院那次,他看到 Third 和 An 一起看电影,就站在影厅后排,直到散场都没走,后来在走廊里碰到,Third 问他来干嘛,他张了张嘴,只说 “路过”。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他那时候的迟钝,就是觉得他早干嘛去了。
还有杨博文接受采访那段,这本小说里写得特别真实。张函瑞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当跨国恋的采访对象,杨博文在图书馆外散步时听语音,北京的秋风刮得他拢了拢外套,回复了个小猫表情包就答应了。采访时杨博文说,有次左奇函和舍友吵架动手,凌晨四点给她发消息,等他早上醒来回复 “冷静处理” 时,左奇函已经在医院处理伤口,两人为此吵了一架。
他翻着和左奇函只有早安晚安的聊天记录,说 “见面之后才有我们属于对方的感觉”,这话让 Third 坐在旁边突然问了句 “那见不到的时候呢?”,当时 Khai 刚好推门进来,手里还提着 Third 爱喝的奶茶,听到这话脚步顿了一下,把奶茶放在 Third 面前时,杯盖都没拧好。真正的转折是车站那次。Khai 听说 Third 要去外地参加剧本比赛,一大早就守在车站,从天亮等到天黑,期间给 Third 发了无数消息,都石沉大海。Third 到车站时,看到 Khai 蹲在柱子旁,头发被风吹得很乱,面前放着没拆开的面包,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Khai 看到他,站起来时腿都麻了,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下,说 “我不是来逼你,就是想告诉你,我以前错了”。Third 没说话,只是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捡起地上的面包递给 Khai。就是这个动作,让我觉得他们之间还有可能,不是说多感动,而是那种僵持了很久的东西终于松了一点。后来他们还是和 Thu、Bon 重新组了队,一起拍了个广告片。
结局里,那部广告片拿了国际大奖,四个人站在领奖台上,Khai 在发表感言时,特意转向 Third,说 “我的音效永远为你的剧本服务”。《恋爱传播学第二部》里没写他们有没有结婚,只说两人最后没分开,Thu 和 Bon 也还和他们一起做项目,偶尔会一起聚餐,聊起以前的糗事。
小说去年完结了,但我总觉得杨博文和左奇函的故事没讲透,他们后来怎么解决时差问题的?番外会不会写这个?还有张函瑞那个恋爱传播的选题,最后有没有出成果?这些都没提,说不定后续会接着讲他们毕业后的创作经历,毕竟广告片获奖只是个开始,后续他们肯定还要拍更长的作品。Khai 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以前是每次和 Third 讨论剧本时,总爱用指尖敲桌子,节奏很乱,显得心不在焉;后来他会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听 Third 说话时,指尖只是轻轻搭在桌沿,不发出一点声音。还有他包上的挂件,以前总挂着不同女生送的玩偶,换来换去;结局里挂的是个小小的胶片模型,还是 Third 亲手做的,上面刻着他们第一次合作的微电影名字。
这些变化比任何告白都实在,就像他说的 “永远服务”,不是空话。结局里 Third 的剧本被更多人看到了,Khai 也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音效师,两人还是和以前一样一起改剧本到深夜。只是以前 Third 不敢抬头看 Khai 的眼睛,现在会在 Khai 敲错音效时,直接伸手按停他的电脑,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杨博文和左奇函也还在一起,偶尔会来探他们的班。就是有个地方我不太懂,Third 当初那么决绝地要离开,为什么车站看到 Khai 的样子就动摇了?可能我理解错了,也可能是 Khai 蹲在那里的样子,让他想起了以前无数个陪 Khai 疗伤的夜晚。
就是那种对方手刚碰到胳膊,他没回头,直接侧身避开,指尖还在杯沿上顿了一下,然后转向吧台重新点单,全程没看那人一眼。《恋爱传播学第二部》讲了这样一个电影学院传播系、暗恋好友三年的编剧 Third,和同组音效担当、换女友如换衣服的 Khai,从朋友到决裂再到重新靠近的故事。
他们本来和摄影 Thu、剪辑 Bon 组了个四人小队,一起拍微电影、赶作业,算得上传播学院最合拍的搭档,Third 写的剧本总少不了 Khai 帮忙做的音效,而 Khai 每次失恋,也都是 Third 陪着在操场坐一夜。Third 一开始就知道这份感情没结果,他只是想守着这份朋友关系,守着四人组一起创作的日子,从来没敢想过要改变 Khai 的性子。变故是从 Khai 无意间发现 Third 的暗恋日记开始的。这本小说里写得很细,Khai 不是立刻回应,反而怕失去朋友,故意策划了一堆事情想让 Third 死心。
他带新女友出现在 Third 面前,故意在讨论剧本时对 Third 的想法冷嘲热讽,甚至在四人聚餐时假装没看见 Third 递过来的纸巾。Third 没闹,只是慢慢退出了他们的小团体,作业自己交,微电影也找了新的搭档。直到有次酒吧聚会,Khai 被一个女生主动吻了,Third 刚好撞见,那次他没像以前一样默默走开,而是站在原地看了几秒,然后转身就走,Khai 追出去喊他名字,他也没回头。这之后 Khai 才真的慌了。他开始翻 Third 以前写的剧本,发现里面所有男主角的名字缩写都是 K,才意识到自己早就习惯了 Third 的存在。他去 Third 常去的自习室等,去以前一起拍外景的场地找,最让我印象深的是电影院那次,他看到 Third 和 An 一起看电影,就站在影厅后排,直到散场都没走,后来在走廊里碰到,Third 问他来干嘛,他张了张嘴,只说 “路过”。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他那时候的迟钝,就是觉得他早干嘛去了。
还有杨博文接受采访那段,这本小说里写得特别真实。张函瑞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当跨国恋的采访对象,杨博文在图书馆外散步时听语音,北京的秋风刮得他拢了拢外套,回复了个小猫表情包就答应了。采访时杨博文说,有次左奇函和舍友吵架动手,凌晨四点给她发消息,等他早上醒来回复 “冷静处理” 时,左奇函已经在医院处理伤口,两人为此吵了一架。
他翻着和左奇函只有早安晚安的聊天记录,说 “见面之后才有我们属于对方的感觉”,这话让 Third 坐在旁边突然问了句 “那见不到的时候呢?”,当时 Khai 刚好推门进来,手里还提着 Third 爱喝的奶茶,听到这话脚步顿了一下,把奶茶放在 Third 面前时,杯盖都没拧好。真正的转折是车站那次。Khai 听说 Third 要去外地参加剧本比赛,一大早就守在车站,从天亮等到天黑,期间给 Third 发了无数消息,都石沉大海。Third 到车站时,看到 Khai 蹲在柱子旁,头发被风吹得很乱,面前放着没拆开的面包,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Khai 看到他,站起来时腿都麻了,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下,说 “我不是来逼你,就是想告诉你,我以前错了”。Third 没说话,只是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捡起地上的面包递给 Khai。就是这个动作,让我觉得他们之间还有可能,不是说多感动,而是那种僵持了很久的东西终于松了一点。后来他们还是和 Thu、Bon 重新组了队,一起拍了个广告片。
结局里,那部广告片拿了国际大奖,四个人站在领奖台上,Khai 在发表感言时,特意转向 Third,说 “我的音效永远为你的剧本服务”。《恋爱传播学第二部》里没写他们有没有结婚,只说两人最后没分开,Thu 和 Bon 也还和他们一起做项目,偶尔会一起聚餐,聊起以前的糗事。
小说去年完结了,但我总觉得杨博文和左奇函的故事没讲透,他们后来怎么解决时差问题的?番外会不会写这个?还有张函瑞那个恋爱传播的选题,最后有没有出成果?这些都没提,说不定后续会接着讲他们毕业后的创作经历,毕竟广告片获奖只是个开始,后续他们肯定还要拍更长的作品。Khai 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以前是每次和 Third 讨论剧本时,总爱用指尖敲桌子,节奏很乱,显得心不在焉;后来他会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听 Third 说话时,指尖只是轻轻搭在桌沿,不发出一点声音。还有他包上的挂件,以前总挂着不同女生送的玩偶,换来换去;结局里挂的是个小小的胶片模型,还是 Third 亲手做的,上面刻着他们第一次合作的微电影名字。
这些变化比任何告白都实在,就像他说的 “永远服务”,不是空话。结局里 Third 的剧本被更多人看到了,Khai 也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音效师,两人还是和以前一样一起改剧本到深夜。只是以前 Third 不敢抬头看 Khai 的眼睛,现在会在 Khai 敲错音效时,直接伸手按停他的电脑,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杨博文和左奇函也还在一起,偶尔会来探他们的班。就是有个地方我不太懂,Third 当初那么决绝地要离开,为什么车站看到 Khai 的样子就动摇了?可能我理解错了,也可能是 Khai 蹲在那里的样子,让他想起了以前无数个陪 Khai 疗伤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