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学习
3839个讨论,1个关注

为什么现在社会对全日制专升本学历歧视变大?很多企业不招专升本

已邀请:

再不见

赞同来自:

从传统观念来看,一些人认为全日制专升本学生在高考时没能直接考入本科,起步基础相对薄弱。企业在招聘时面临大量的求职者,为了提高筛选效率,可能会以第一学历作为筛选标准,认为全日制本科学生整体素质更为稳定和可靠。

再就是现在专升本有些烂大街了,好多学校为了提高收益,只要交钱就能过,就是所谓的“函授”学历,所以导致市场对专升本认可度不高。

情同往日

赞同来自:

2020年教育部宣布扩招全日制专升本以后,各地按照教育部的命令扩招,打着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旗号扩招,在2022年时广东教育厅已经明确说了,接到上级的要求扩招,但是学校已经没有宿舍再去让新学生住了,所以人满为患,直接导致就业压力直接飙升。这才是为什么这几年歧视全日制专升本的根本原因,因为本来岗位就这么多,原来也是勉强够用,现在又加上大幅度扩招,2020年第一批扩招的专升本学生已经毕业,就业岗位就这么多,直接冲击了现在的就业市场,所以导致就业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所以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不会出现歧视吗?很多企业也是因为在这种就业高压力下,采用了设置门槛,比如看你第一学历是不是高考本科等等这些门槛限制你。目的就是为了卡人,因为岗位就这么多。

时光恋人

赞同来自:

作为一名全日制专升本的过来人,我深知这种学历被歧视的感受。社会对专升本学历的偏见源于几个原因。首先,一些企业认为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如统招生,认为他们的学习经历存在差距。其次,部分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认可度较低,认为专升本学历不如本科“含金量”高。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优先选择统招本科生,以提升整体团队素质。
然而,专升本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很多困难,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工作中,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希望企业能更多关注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而不是单纯地看学历背景。

明日辉煌

赞同来自:

专升本这事儿吧,就像雨天带伞,多一份保障而已。现在找工作很多公司卡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能刷掉不少人。专升本至少能敲开更多岗位的门槛,考公考编、企业招聘,本科学历就是硬通货。

不过学历歧视也存在,我朋友专升本进私企,领导总拿这事儿调侃。但工作三年后他跳槽,新公司更看重项目经验,学历反而成了次要。说到底,能力才是铁饭碗,但学历决定了你拿饭碗的起跑线。

关键还是看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职业规划需要学历,冲就完事了。选择没有绝对好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甜了夏天

赞同来自:

就业重要,因为你最终目的是要吃饭,但是教育部“能扩尽扩”政策旨在促进专升本考试尽早安排,扩大招生规模,但主要面向全日制学生,往届生未能享受同等待遇。这种政策可能导致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歧视,不利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往届人的职业发展,(例如小赵同学一开始进一家企业只需要本科学历,而后来失业后,如果再想进一家类似的企业就得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很明显是缺乏公平!

相比之下,广东等省份的专升本政策更为包容开放。这些政策没有应届生和往届生的要求,只要符合条件的本地人都可以提升学历。例如,广东省规定,只要本地人且满足条件,即可报考专升本。这种包容开放的政策既考虑到历史问题造成一部分人没有享受到扩招待遇,另一方面也为一些想继续提升学历,改善就业机会的人群提供了道路,真正为广大人民的利益着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为促进教育公平,广东等省份的政策,放宽专升本的条件应该得到效仿,政策应惠及因历史问题未能享受扩招政策的人群,以实现真正的政策公平和待遇合理。让所有应届生,往届生都能享受同等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往届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明日辉煌

赞同来自:

国家承认,不代表社会认可。
为啥歧视?并非因为专业能力。
其实是筛选,智商与学习能力更高的人。

梦里爱人

赞同来自:

主要原因供过于求,有得选肯定会选比专升本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