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学习
3839个讨论,1个关注

学生成绩差就是差生吗?

已邀请:

丧失警惕

赞同来自:

当然不是,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成绩差是相对的,是变动的
成绩差看跟谁比了,如果跟好学校优秀班级的尖子生比,那可能大部分学生都是差生。如果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是好样的!而且人不同阶段的状态也不一样,小学学习好,可能中学就不行了;有些后来开窍了,成绩也会突飞猛进。所以不要用差生给孩子贴标签,要说说进步空间还很大,继续努力!

②成绩只是一套考核体系,衡量优秀的标准有很多
学习成绩差,只能说明文化课没学好,但很多孩子在某方面却是天才,比如说某项运动、美术、音乐、游戏、编程等等。只要有一项能做到出类拔萃,那未来也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家长不要只看成绩,还要注重挖掘培养孩子兴趣潜能。找到孩子擅长领域去培训,也是一个方向。

③做学生只有十几年,过好一生才是优等生
很多人毕业以后才发现,学校的很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想要过好一生,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拥有强健的身体,明确的目标感,遇到挫折良好的心态,强烈的好奇心,始终保持人性的善等等,这些都是人生中需要不断修炼、非常重要的品质。

所以,不要用成绩评好坏,人生很长,只要过得开心,快乐,没有遗憾,你就是人生赢家~

一种信仰

赞同来自:

虽然我不愿意把学习成绩差归为“差生”,但现实往往只看表面,不考虑那么多,很多人也是这么归类的。

我认为把学习成绩差归为“差生”,有点简单粗暴,有点不负责任。有些老师没有耐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可能

人间风雪客

赞同来自:

我并不认为学习差的孩子就是差生,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因人而异,这是天分的差别,有的孩子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和别人一样的成功,所以不能太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也不要一味的去否定孩子,说他蠢笨。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夸奖,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我就是今年高三的毕业生,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我的努力父母也都看在眼里面,记在心里面,学习这种事情尽力就好。我不认为是因为不想学而学不好,也不认同学习差而不是好孩子。差生的评定标准不仅仅是靠学习成绩来判定的学生,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修养,所有人都应该先成仁再成人仁。如果孩子只是学习成绩好,而思想道德败坏,没有同情心的话,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学生。

我的父母对我说我平时也会在家里面做饭,打扫卫生来减轻家中的压力。平时也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除了学习能力较差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毛病。也许学习生活中会有一些小插曲,但成绩并不能成为评判是否为差生的标准。

最后我在这里作为孩子来说,希望大家都能分辨差生,并且不要一味的激励孩子学习,而是要在乎一下孩子的身心健康,试着看一下孩子的爱好和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一味强加给孩子,也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平庸

人走茶凉

赞同来自:

孩子成绩差就差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习不是唯一论!

我的孩子,我只希望他快乐、健康、平安的长大,他不需要多优秀,他只要明事理、辩是非、堂堂正正做人就很好。

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来说,该放手就放手,崇尚快乐自由的教育理念,而我的小孩他并不差,一张张奖状就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我的放手和信任并没有让他放任自己,反而让他更靠近我,更愿意与我吐露心声。

我的孩子有一次家长会发自内心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妈妈,你对我真好,无论我考试考的怎么样,我从来不用担心,我考的好你夸我,我考的不好,你鼓励我,甚至对我更好。

孩子喜欢跟我出去散步遛狗,每当这个时候他像一个快乐的“唠叨虫”,把他一天在学校的大大小小事情,事无巨细的分享给我,我会给予他最大的情绪价值,陪他唠嗑,陪他分析,陪他聊他喜欢玩的游戏

傻瓜

赞同来自:

现代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当然不能以成绩论英雄。

成绩差的学生有自身不贪学的原因,有遗传的原因,有后天慢慢学不会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我教了两个班的语文,恰好两个班各有一个考试总也不及格的学生,这种学生就是大众眼中的差生了吧?其实两个学生的情况一点都不一样。

四年级的学生,成绩差在“懒”字当头上面,他对于所有要抄写,要记忆的东西非常懒得动笔,认为就是浪费功夫,可偏偏语文上面抄写、记忆的东西有点多,不动笔墨不出成绩。因此经常不及格。可是,他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没有一点问题,甚至比其他学生还要更好一些。体现在阅读理解上面,问题越稀奇越绕圈,他越不出错。

六年级的学生,成绩差在“前学后忘”上面,说的难听一点,记不住东西。语文上面的生字、句子,原封不动的搬到卷子上,他有的时候还会写错,更不要提稍微需要动脑筋的题了,动脑筋的题他直接看也不看,就空着不写。因为他不努力不记忆就直接承认自己不会。可是他非常勤奋,勤奋到让抄几遍就抄几遍,就是下次提问照样不会写。

两个学生,都是成绩差,能一锤子定音说他们就是差生吗?

我不这样认为。国家需要画图纸的工程师,也需要搬砖的泥瓦匠,不能一概而论。

爱请你靠边

赞同来自:

看到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儿子读初二的时候,在班里成绩是第二名(倒数)老师就是这样定位我的孩子就是差生,还被老师多次点名批评、劝退,不想让他继续读初三,让他直接去读技术学校。

为了能让他读完初中毕业,我请假跑到学校去找老师理论。

我说:“老师,班上有56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考得好成绩吧?十只手指都有长有短了,怎么可能每个孩子都一样那么优秀呢?不是说九年义务教育吗?你让我的孩子读完初中又会对您造成什么影响呢”

如果真的让他退学,对孩子来说影响就大了,孩子会有自卑感、胆小、会有心里阴影等。那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啊!

后来老师再也没提退学这事了。孩子安心的读完了初中,报读技校的时候,我给了他建议去学电子商务行业,在那里通过他的努力,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专业,他的成绩拿到了班里第三名,有时候叁加比赛能拿第一名,他兴奋地跟我分享他的喜悦:老妈,这次不是倒数哦!

努力终有回报!

每个孩子的花期都不同,有的早,有的晚而已,不必心急,我们只需要默默守护着他们就好,时间到了他们自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成绩差点没关系,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多点鼓励和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随心自由自在的快乐成长!

开启人生路

赞同来自: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成绩差就是差生。

因为现在我们从社会,到学校,到家长,到同学之间,衡量学生最简单的标准,就是成绩。虽然我们内心希望能够更公平,全面,科学地评价孩子,但根本做不到。这就好像,企业衡量销售的标准,就是业绩一样,一切用数字和排名说话,就对了。

在这里,我觉得“差生”不重要,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差生背后的成因是什么?然后再去解决。

如图所示,分数的背后有5个核心能力:
学习动力,知识掌握程度,心智模式,学习环境,考试技巧(这五个的后面还有分支,我们不去扯那么多了)。

所以差生的背后,是这5个能力或多或少出了问题,而且明显看出,这个涉及学校,家长,孩子个体三方面。你可以借此说明孩子不背这个锅,但又不得不承认,一旦这仨有问题,是真的很麻烦,这个“差”很可能会不断恶化扩展,从分数差,变成习惯、态度……都差,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综上,分数差是表面,但真的就是差生。
我们要做的是对症下药,从核心能力入手,让孩子的未来慢慢好起来。

从头来过

赞同来自:

本人还是学生,但因为外甥女长期在我家里生活,对教育孩子有一些经验!首先我明确回答,学习好坏必定不能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把 “学习差就是差生” 这顶帽子扣在孩子头上,纯属无稽之谈。
评定学习好坏无非就是看考试卷面成绩,殊不知很多孩子的特长点不一样。有的孩子文化课成绩差,但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非常强,单凭一个卷面成绩否定一个孩子,纯属不公不正,此为其一。
其二,现代社会发展多元,单纯卷文化课成绩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是以就业为导向,那么体育、艺术、各种特长招生,总有一个适合你的孩子。而且孩子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还能单纯看成绩来否定孩子吗?
其三,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并不是由考试分数来构建的,关键要看孩子的品德:是否自立自强,是否友爱他人,是否豁达开朗。这些才是一个人难得的品格!成绩好和品德好之间完全没有对等关系。大家熟知的北大弑母案凶手吴谢宇,成绩好没错,但他的行为根本不配称作为人。
所以当今社会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完全是南辕北辙。面对未来内卷的社会,一个人的心态、道德水平、自力更生的能力,才是在社会立足的根本。只有这样,我们身为家长,才能放心松开孩子的手,任他在社会的蓝海里畅游!

十年之后

赞同来自:

成绩差不等于差生。我家那边农村有个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差,但他帮家里干活特别麻利,还会自己修理家里的电器。我儿子现在在幼儿园,认字不多,但特别会照顾小朋友,老师经常夸他。

我当年上学时数学就不好,考试经常不及格,但我组织活动的能力强,后来做人力资源挺适合我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公司有个技术大牛,听说他上学时语文常考不及格,现在年薪50万+。

我妹妹教高中,她说班上有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情商特别高,将来社会上吃得开。

单纯看成绩评价孩子太片面了。好成绩只能证明这个孩子在学校这个环境适应得好,不能说明在其他环境会怎样。

最重要的是,孩子还在成长,现在的成绩不代表未来的成就。我相信努力和兴趣比天生聪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