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or
学习

学习

3695个讨论,1个关注

上海高校推荐:上海理工大学学科实力、考研友好度(工科305分左右录取)及报考攻略

日期:2025-09-08 17:53
上海理工大学,是未来可期的理工大学!

今天聊上海理工大学。在上海乃至江浙沪的名校里,它不算起眼,但性价比高,学科硬核,是纯工科院校。

上海的大学整体知名度不算突出——提交大,大家默认是上海交大,很少提西安交大;复旦加不加“上海”都不影响,而华东政法、华东师范、华东理工、东华大学,还有上海大学、上海理工、上海政法,总给人“刚办起来”的感觉。这和北京、南京没法比:北京的北大、北理工、北师大等,带“北京”就有名校感;南京的南大、东南、南林、南农等,知名度也比上海不少高校高。

不过,上海市属高校实力都不弱:一是上海有钱,二是人才集中,三是高校多继承民国、清末院校底子,近几年发展快,全国地位仅次于北京。

再看上海理工大学,它比不过北理工、大连理工、南理工、华南理工、华东理工,但在众多理工院校里,综合实力很亮眼。

这所学校历史复杂,由沪江大学和德文医工学堂的脉络发展而来(德文医工学堂是同济大学前身,华科同济医学院也源于此)。
沪江大学是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办的教会学校,清末建校,民国延续,抗战后被接管。院校调整时,专业被上海交大、复旦、华东政法、华东师大、上海财大、华南理工等合并,学校停办。之后第一机工部在其校址办了上海工业学校(中专)——直属第一机工部,又在工业基础好的上海,发展很快,后来升专科,合并机械、工程、光学、仪器相关院校专业,组建华东工业大学,当时机械、能源动力、材料专业已不错。
德文医工学堂脉络下,建国后也有一所归第一机工部的机械专科学校,后来成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最终和华东工业大学合并,成了上海理工大学。

合并前,华东工业大学1984年就有博士点,合并后实力更强。之后又合并了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仪器光学研究所。

合并后的上海理工大学特色鲜明:机械领域三个方向强势,生物医学工程(生医工)尤其突出——上海除了复旦、交大就是它,全国排名靠前,和哈工大、北理工同档;机械、仪器、光学工程实力强,出版印刷专业也不错,这些专业水平超部分985、多数211。

值得说的是,华东工业大学时期曾有汽车专业(后并入湖南大学),但学校后来建了全国首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专业,钱学森还调研支持过,可见系统科学全国领先,自动化及研究生阶段的控制专业也很强。

2010年左右,学校还和原机工部在上海的8个研究所(自动化、电器、电缆电线、机械设备等)合作,进一步提了工科实力。虽不是985、211、双一流,但地处上海,机械血统纯(机工部直属背景),经费足,建校后以合并壮大为主,没被拆分,还开创了系统科学等优势学科,发展基础扎实。

如今,上海理工大学的生医工、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机械自动化、仪器仪表、动力工程都是强项,2000年后文科也有发展。学校年经费约25亿,接近不少二类地区211,且经费还在涨,因为人才培养对接上海工业和制造业需求。

就业方面,学校整体升学率约26%-27%(含本、硕),本科升学率超40%,另有30%以上本科生进央国企,11%-12%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考公、考编),80%-90%学生就业去向优质。即便读研的,毕业后也多在上海就业,薪资不低,生活压力可控,所以华东一带学生青睐它,对全国考生吸引力也强。

考研方面,学校虽学科强、平台好,但比不过985、211、双一流,所以考研友好——工科专业(机械、生医工、计算机、控制科学、能源动力工程等)分数线低,305-310分左右基本能录,甚至270-290分也有机会;电子信息300分就能上,330分算高分,340分还会被重点培养。不过文科考研难,外国语言文学要400分,新闻367-378分,竞争激烈。

所以,高考选对学科很重要,选工科未来考研、就业都顺;若选文科,后续发展可能被动,毕竟文科更多侧重能力与素养,不直接对接就业,普通学生能选工科尽量不选文科。
0
2025-09-08 17:53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