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or
学习

学习

3664个讨论,1个关注

伦敦留学生存法则:饮食、交通与社交密码

日期:2025-09-05 11:48
第一次在伦敦国王十字车站转地铁,我攥着手机导航绕了三圈,最后还是一个戴礼帽的老爷爷看出我慌了,主动领我出的站 —— 这城市看着光鲜,实际过日子全是小坑:买错牛奶喝着像水,地铁坐反差点迟到,连跟外国同学聊 “下午茶” 都怕说错话。我在这儿待了一年半,从煮泡面都能煮糊,到现在能跟朋友逛市集挑芝士;从坐公交迷路,到用学生卡省车费;从只跟中国同学吃火锅,到周末跟英国朋友看音乐剧,攒了一堆实在招儿,还有伦敦公寓出租的坑,跟你们好好唠唠。
 
饮食篇:别只吃泡面!伦敦也能吃得舒服又省钱
伦敦吃饭是真贵,但找对法子,既能吃好又不心疼钱,我踩过的坑你们别再踩。
1. 超市采购:第一次买牛奶就踩了坑!
第一次去 Tesco,我看牛奶包装长得差不多就拿了一瓶,回来泡麦片才发现淡得像水,后来问室友才知道:蓝色盖是全脂(Whole Milk),香;绿色是半脂(Semi-skimmed),不胖;红色是脱脂(Skimmed),跟喝水似的!我那次拿的就是红色盖,还加了无乳糖,难喝到我直接倒了。
还有芝士,Borough Market 的芝士摊超全,上次跟摊主聊,他给我尝了块 “切达陈年芝士”,咸得我直皱眉,他还笑 “这才正宗,配面包绝了”,现在我每次去都买一小块,能吃一周,配吐司确实香。
 
中超是 “救命的”!Chinatown 的龙凤行、荣业行能买火锅底料、速冻饺子,甚至有老干妈的小包装。上次我煮螺蛳粉,隔壁英国室友凑过来问 “这啥香味?我能尝一口吗”,结果她吃了一口就辣得直灌凉水,现在我一煮螺蛳粉,她就抱着抱枕躲去客厅,还喊 “等你煮完我再回来!”
对了,中超蔬菜比英超贵,绿叶菜去英超买!Tesco 的菠菜一把才 1 镑,比中超便宜一半,我上次在中超买了把生菜,花了 3 镑,心疼了半天。
 
2. 自己做饭:别怕翻车!厨房还能交朋友
一开始我连煎蛋都能煎糊,后来跟着 YouTube 学番茄炖牛腩,第一次炖了两小时,牛腩还嚼不动,室友(就是怕螺蛳粉的那个英国女生)过来帮我调火候:“得用小火慢炖,再加一勺 Worcestershire 酱”,现在这道菜成了我的 “拿手菜”,上次社团聚餐我带去,没一会儿就被抢光了。
 
别总点外卖!Uber Eats 的中餐配送费动不动就 3 镑,还得等一小时。上次我点宫保鸡丁,送来的时候鸡肉都凉了,还少双筷子,气得我当场卸载 APP。不如备点速食:玛莎的意面加热包、Tesco 的速冻披萨,十分钟搞定,比外卖便宜还热乎。
 
3. 外出吃饭:学生折扣别忘用!
伦敦好多餐厅有学生折扣,Pret A Manger 的三明治,出示学生卡能减 10%,我常买 “吞拿鱼三明治” 配热可可,才 5 镑多,当午餐刚好。还有 Nando’s,烤鸡配薯条,学生价能省 2 镑,上次跟朋友去,点了个 “半鸡套餐”,撑得走不动路,还打包了薯条当夜宵。
Chinatown 的 “旺记” 云吞面不错,但别点大份!我上次点了大份,分量比国内中份还多,吃到最后撑得扶着墙走,太浪费了。
 
交通篇:别被地铁绕晕!这些省钱招儿要记牢
伦敦交通又贵又复杂,我刚来时坐错三次地铁,现在总算摸透了,省的钱够买好几杯奶茶。
1. Oyster 卡 + Railcard:学生党一定要办!
“Oyster 学生卡” 必须办!在学校开证明,去地铁站就能办,地铁、公交都打 7 折。我之前没办卡,每月通勤费 120 镑,办了之后只要 80 多,省的钱够买两盒面膜。
还有 “16-25 Railcard”,虽然要 30 镑年费,但买火车票打 7 折。上次去牛津玩,往返票原价 30 镑,用 Railcard 只要 21 镑,一次就省回一半年费,超划算。
 
2. 地铁避坑:早晚高峰能挤成饼!
伦敦地铁早晚高峰(7:30-9:30,17:30-19:30)能把人挤变形,上次我在 Central Line 上,背包拉链都被挤开了,还丢了支口红,心疼死我了。要是赶时间,选 “Elizabeth Line”,新建的线路人少还宽敞,从 Paddington 到 Canary Wharf 只要 20 分钟,比 Central Line 快 10 分钟。
还有地铁换乘,别信 “步行 5 分钟”!比如 King's Cross 到 St Pancras,看着近,实际要走 10 分钟,上次我赶火车,差点迟到,一路跑着过去的。
 
3. 夜间交通:坐夜巴坐反过一次!
地铁午夜就停运,只能坐夜巴(N 开头的)。上次从朋友家回来,我坐 N20 的时候睡着了,醒来一看窗外全是陌生街景,慌得赶紧问司机,司机说 “姑娘,你要去的站早过了,下站赶紧下”,还好没到郊区,不然真麻烦了。
夜巴上尽量坐前排,保管好东西,虽然伦敦治安还行,但太晚了还是要注意。
 
社交篇:别躲在房间里!这些场景能轻松破冰
伦敦人看着 “高冷”,其实找对方法很容易聊起来,我从怕说英语,到现在能跟英国朋友聊英超,全靠这些招儿。
1. 语言交换:大家都是 “英语菜鸡”!
学校每周有 “Language Exchange”,在图书馆咖啡厅。我第一次去,紧张得攥着杯子手都出汗了,后来跟一个叫 Lily 的英国女生配对,她教我说 “Cheers” 不仅是 “干杯”,还能表示 “谢谢”,我教她用中文说 “好吃”,她学了半天说成 “好次”,笑到我眼泪都出来了。
现在我们每周约一次,她带我去看音乐剧,我带她去吃火锅,上次她还跟我学做番茄炒蛋,说 “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其实我知道她是客气,但还是开心。
 
2. 市集 + 展览:从共同兴趣聊起
Borough Market 是社交宝地!周末去逛,跟卖面包的阿姨聊 “你家 sourdough 发酵了多久”,跟卖蜂蜜的大叔聊 “这蜂蜜配茶好喝吗”。上次我跟一个卖果酱的老奶奶聊家乡的樱桃,她说 “我女儿去年去中国,带回来的樱桃酱超好吃”,还送了我一小瓶自制草莓酱,现在我涂面包还在用。
还有免费展览!泰特现代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常有名画展,上次我在泰特看毕加索的画,旁边一个老爷爷跟我聊 “你觉得他的画是不是很疯狂”,我们聊了半小时,他还推荐我一家小众咖啡馆,说 “那儿的蛋糕比玛莎的还好吃”,我去了之后发现真的不错。
 
3. 社团活动:别报太多!选一个喜欢的
伦敦大学的社团比诺丁汉多,但别像我去年一样,报了 5 个,每周赶场似的,后来只留下 “音乐剧社团”。我们每周排练一次,上次排《悲惨世界》,我唱错了歌词,旁边的英国男生还帮我小声提词,后来我们约着去看西区的《汉密尔顿》,买的打折票,位置靠后但看得超开心。
社团活动别迟到!我上次迟到 10 分钟,错过了排练重点,后来花了好几天才补上,太亏了。
 
伦敦公寓出租:别被中介坑!我住过的都跟你说
伦敦租房是 “老大难”,我换过 2 家公寓,踩过 “图片与实物不符” 的坑,现在住的地方总算舒服了,跟你们说清楚怎么选。
 
1. 校内宿舍:新生优先,但要抢
UCL 的校内宿舍对新生友好,6 月 30 号前申请基本能分到。我去年申请的是 “John Tovey Court”,步行到商学院 5 分钟,每周房租 380 镑,En-suite 房型,包水电网,不用操心 bills,前台还能代收快递,我妈妈寄的羽绒服就是前台帮我收的。
但校内宿舍也有坑:我室友的房间朝马路,晚上有点吵,她只能戴耳塞睡觉,选房的时候尽量选朝小区的。
 
2. 校外公寓:踩过一次坑,后来选对了
第一次租校外公寓,找的小中介,图片拍得亮堂堂,去了才发现窗户对着墙,白天都得开灯,住了一个月就想搬,看着那面墙就心烦。后来换了 “iQ Bloomsbury”,才算住得舒服。
“iQ Bloomsbury” 真不错:步行到 UCL 8 分钟,到 LSE 12 分钟,楼下就是地铁站,去 Chinatown 只要 10 分钟。我住的 Studio 每周 420 镑,包水电网,有独立厨房和卫浴,虽然小但啥都有,最满意的是 24 小时前台,上次我忘带钥匙,凌晨 1 点打电话,人家很快就来开门了,还问我 “要不要喝杯热水”。
 
朋友住 “Vita Student London Bridge”,离 King's College 近,步行 10 分钟,楼下有小中超,买火锅底料超方便。她住两室一厅,每周 560 镑,共享客厅和厨房,还有健身房和自习室,她说 “周末常跟室友煮火锅,邀请朋友过来玩,特热闹”。
 
不过市中心公寓晚上有点吵,比如靠近 Oxford Street 的,周末能听到酒吧音乐声,喜欢安静的话,选 Stratford 这种稍微偏一点的区域。
3. 避坑技巧:别信中介的 “鬼话”!
第一,签合同前一定要看实地!上次看的公寓,中介说 “步行 5 分钟到地铁”,实际走了 15 分钟,还没电梯,我拎着行李箱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当场就说 “不租了”。
第二,押金一定要存到 “押金保护机构”(比如 TDS、MyDeposits)!朋友上次租房,房东没存押金,退租的时候扣了她 300 镑,说 “墙面有划痕”,其实那划痕之前就有,她跟房东吵了好久也没要回来,太糟心了。
 
第三,合租别找陌生人!我之前跟一个外国室友合租,她总把脏盘子堆在厨房,说了好几次都不改,最后我只能搬出去。现在跟中国同学合租,大家生活习惯差不多,还能一起做饭、聊八卦,舒服多了。
 
结语:伦敦生存,难但值得
在伦敦待了一年半,一开始觉得 “太难了”:煮错牛奶、坐反地铁、怕跟外国人说话,但慢慢发现,这些小困难都是小事 —— 煮错的牛奶用来做面膜,坐反的地铁让我发现了小众咖啡馆,怕说话的我现在能跟英国朋友聊英超。
 
要是你打算来伦敦留学,别担心:饮食上,超市多逛几次就懂了;交通上,办张学生卡能省钱;社交上,大胆一点,借个火、问个路就能聊起来;租房上,多看看实地,别信中介的话。
 
伦敦虽然大,但慢慢摸索,总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周末去市集买块芝士,晚上跟朋友煮火锅,偶尔去看场音乐剧,再有个舒服的小公寓 —— 这就是我在伦敦的 “生存法则”,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0
2025-09-05 11:48

0 个评论